post | sidebar | footer

September 28, 2005

BLOG 初談

本文是為了 2005 年 9 月 27 日(二)的教育訓練課程需要而整理編輯。

全文出自於 [ Jedi's BLOG | Jedi.org ] 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 -- Blog 是甚麼碗糕啊?

--

簡介

在我們仔細介紹 Blog 之前,首先得談談甚麼是 Weblog。Weblog 這個字眼最早是由 jorn barger 在 1997 年左右提出來的。指的乃是一種用網頁 (web) 來呈現的個人日誌 (log) 一開始就以最簡單也最開放的形式來表現文章內容:公開取閱的網頁。網頁形式提供了多媒體的能力,於是 Weblog 的內容不再受限於文字,更可以是圖片、聲音、影像;而公開的特質則奠定了 Weblog 主張分享的基礎。


到了 1999 年四、五月間, Peter Merholz 開始把 Weblog 唸成 We Blog ;從此 Blog 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新的動詞。根據 Meg Hourihan 在「 What We're Doing When We Blog 」一文裡的說法, Blog 這個動詞指的乃是按照各自的規則來整理資訊。當某個人在 Blog 的時候,並不是(或不單純祇是)生產被人們稱之為「 Blog 」的一篇篇文章;實際上,她是在實踐個人的信念,以她所認同且認可的規則,將她的感官所接受到的種種資訊,整理後加以出版,成為其他讀者所能夠閱讀的文本。

特徵

01.「彙整」:分類彙整、按時彙整、單篇彙整

彙整的方式雖多,卻沒有任何限制; Weblog 的作者可以隨意選用彙整的方法,甚至採用多重彙整,也就是同時使用多種不同的彙整方式。事實上,「彙整」的方法與過程,正反映著作者的價值觀與信念:她是如何看待 Weblog 裡的內容?她如何表達文章或其他媒體內容間的關聯性?她如何決定孰重孰輕?這些都是讀者們能夠從彙整裡所加以揣測的。

02.「靜態鏈結」

為了要能夠找到特定的一小段內容,於是需要有一系列的鏈結,分別指到特定彙整檔案裡的特定段落。靜態鏈結在 Weblog 的發展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因為 Weblog 間正是靠著這種鏈結,纔得以密集引用、互相連結。又因為靜態鏈結這個會被以固定、不變的樣子公開於網路之上,並且能夠讓其他讀者直接讀取的性質,更暗示著 Weblog 開放與分享的特質。

03.「時間戳印」

為了要建立起 Weblog 內部的先後順序,這種時間上的先後順序會是奠定 Weblog 內在情境的重要依據,因為所有新的創作其實都得建立在原有的內容之上。

04.「日期標頭」

日期標頭,可以掌握任何一篇文章、圖片、聲音、或影像被發表或被編修的時空背景。


Blog 發展出來的名詞

01. Blogger 就是 Blog 的人

02. Blogosphere 則是泛指所有 Blog 及跟 Blog 有關的網站的統稱。


Blog 的重要影響

所有的 Blog 出版工具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要讓所有實做上的技術變得更輕易,而讓 Blogger 能夠把思緒集中在 Blog 的內容上。從這個觀點出發, Blog 又發展出更進一層的意義: Blog 是一種把「在網路上書寫」回歸到日常生活基本使用的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著重於資料的搜集與整理,鼓勵人們記載、內省及分享。Blogger 通常都會閱讀、引用彼此的 Blog ,儼然成為小型的部落。


出版工具

名稱
語言
台灣推廣
運用
MovableType
Perl
Movable Type Ultimate Handbook

Jedi's Blog
TypePad
WordPress
PHP
中文 WordPresspLog
Drupal
PHP
yahoo!360
pLog
PHP
pLog 中文開發論壇

pLog Wiki 中文文件計畫
ithome
Roller
JAVA
Blogger.com



BSP (Blog Service Provider)

網站
位址
特色
TypePad
http://www.typepad.com
純 BSP
Blogger
http://www.blogger.com
blog 社群最發達,後來賣給 google
MSN Space
http://spaces.msn.com/
flash
yahoo!360
http://360.yahoo.com
雞肋
無名小站
http://www.wretch.cc
國內第一家 BBS 結合 Blog 及網路相簿
Xuite
http://www.xuite.net/
Hinet 經營
養樂多
http://blog.yam.com/
由樂多與蕃薯藤合作
PChome
http://myblog.pchome.com.tw/
第二根雞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