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 sidebar | footer

November 21, 2007

打拼 - 台灣人民的歷史 (1-4)

以下文字出自於「打拼 - 台灣人民的歷史」官方網站各集介紹。影音部分引用自 youmaker.com 的 weisengift1 網友。

第一集 島嶼黎明
    台灣,一個跨坐在北回歸線上最大的海島,卻有著和它相同緯度的國家所沒有的幸運。
    地球上其他位在北回歸線上的地區多半是沙漠國家,台灣得天獨厚,兼有亞熱帶與熱帶不同的風土,成為許多植物和動物生長的樂園。
    就地理位置來看,台灣正好位於太平洋和歐亞大陸的交界點上,大海遠方和海峽對岸內陸的人,在不同時期紛紛來到這個海島上,島上的人類文化也像動植物一般,多樣而豐富。... more







第二集 福爾摩沙
    十四世紀,西歐興起文藝復興運動,強調理性思維的文藝復興,為社會帶來一股熱情澎湃的活力,十六世紀初,隨著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人類進入海權時代。
    當西方航海時代的船隊來到亞洲後,東西的海上貿易就日益活絡。 1625 年,葡萄牙人畫出一張完整的台灣地圖,台灣因此被世界認識。再加上海商倭寇往往把台灣當成重要據點時,台灣便在此時,躍升成為國際舞台要角。...more








第三集 帝國邊陲
    清帝國統治台灣長達二百一十二年。這段歷史,大大改變台灣住民與社會的發展路徑。
    想要瞭解清朝統治台灣初期的開發與社會狀態, 1697 年初來台採辦硫磺礦的郁永河,從台南一路北上,在其著作『裨海紀遊』裡,寫下沿途所見景象。當時,台灣島上有數百個各自獨立的部落社群,郁永河見到的只是其中幾個,但是他們的容貌與生活形態各個不同,讓郁永河印象十分深刻,也留下第一手的文字敘述。...more






第四集 外海挑戰
    十九世紀,清帝國國力日衰,積極在亞洲與中國間尋找利益的歐美列強,遂伺機強取豪奪,處在這種時代氛圍下的台灣,便成為世界舞台追逐利益的主戰場之一。
    台灣在被清帝國統治一百多年之後,島上的經濟貿易潛力蓄勢待發。清帝國對台灣的治理方式原本是被動而消極的,但由於民間蓬勃的發展和清國對外戰爭屢屢失利,清國政府不得不開始在台灣建城,並開放安平與淡水兩個口岸讓洋人通商。 1840 年的鴉片戰爭對台灣而言,是個歷史的轉折點。鴉片戰爭後,台灣門戶洞開,西方的商人、冒險家、傳教士紛紛來到台灣。...more




No comments: